南昌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职工第三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
电催化国际研讨会与红色文化教育的双重赋能
2025年3月28日,春意盎然的韶山迎来了中国化学会电催化与电合成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化学化工学院教工第三支部的教师党员们,带领研究生一行,不仅深入学术前沿,探讨低碳能源体系构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更在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基地开展了沉浸式红色文化教育,将“强国行”实践育人理念落到了实处。
本次国际研讨会以“低碳能源体系构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电催化与电合成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我院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与同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了青年科研人的活力与担当。会议期间,同学们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深刻理解了国家能源战略需求,激发了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使命感。
韶山作为红色文化的圣地,为这次“强国行”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师生们在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基地,通过现场教学、互动研讨等形式,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红色基因深深植入每位参与者的心中,成为他们未来科研道路上不竭的精神动力。
教工第三支部的老师们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学术上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明白科研不仅要追求真理,更要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韶山的红色记忆,将激励他们勇攀科学高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活动中,研究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悟。一位学生说:“这次‘强国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要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强国行”实践育人活动,是南昌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职工第三支部党建与教育科研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它不仅促进了学术与红色文化的交融,更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鼓励他们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研究,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多形式的实践育人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文稿:陈世霞
校审:戴超 张勇 李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