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中文 |  English

内容检索:

时代发展论坛系列报道三

志存高远篇

心系化院传承梦想,志存高远拥抱明天。在南昌大学化学学院成立60周年之际,我院特邀国内外一直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化”时代发展论坛。其中,学术论坛第三分会场有幸邀请到部分化学界各个方向的研究学者在A515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报告。

   

1.png

       


本次论坛分为上、下两段进行,会议由我院王小磊老师和宜春本学院的郭孟萍教授主持。湖南大学的张晓兵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的朱广山教授、复旦大学的邓勇辉教授依次分别围绕《新型荧光成像探针研究》、《多孔芳香骨架材料》以及《超分子协同共组装法合成功能介孔材料》做了精彩报告。张晓兵教授为这次论坛打头阵,讲述了新型荧光探针的研究背景以及荧光探针的优点和已有成像探针的不足,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与我们研究方向不同的另一方面的知识;当然此次论坛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小分子荧光探针成像的研究,还在朱广山教授的报告讲解中了解到了由于CO2排放量的增加使得全球气候变暖,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就迫在眉睫,这也是朱教授研究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利用PAF-1碳化材料的吸附分离技术捕捉CO2的重要原因;而在邓勇辉教授的报告中,他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研究兴趣是多孔催化&气敏半导体材料,利用非PEO-PPO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新型模板剂,结合各种超分子模板的自下而上合成手段和方法,可以实现各种大孔径晶态介观结构材料控制合成,并用于酶催化或气体传感研究是他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化学,背后涵盖了多么精彩的世界!后半场北京师范大学的卢忠林教授带来《荧光单元修饰的非病毒基因载体的设计合成及转染性能研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的刘景富教授的《环境和生物基质中纳米颗粒的分离测定方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的冯国强教授的《生命体系中气体信号分子CO的检测和成像》以及湖南省研中药究院中药研究所的黄建华教授的《快速检测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更是精彩不已。卢忠林教授将生物和有机合成结合在一起,将有机合成分子用于生物实验,两者结合用于研究;刘景富教授作为南昌大学杰出校友出席此次论坛为我们讲述了纳米材料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纳米材料广泛存在于消费品中,2300种以上的消费品中含纳米材料,其中约25%含纳米银,因此需要研究人工纳米材料的环境和生物安全性,不过在现阶段的研究中仍面临问题与挑战;冯国强教授的报告讲述了CO的荧光探针,可以用于体内外实时检测,研究人员从2002年第一次小分子荧光探针被发现到2012年细胞内荧光检测,花了10年的时间来为此做出努力,不过此项研究仍存在问题和挑战,需要继续研究;最后黄建华教授为我们简单介绍了几种可以快速检测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时代论坛无疑是化学学院全体师生的一场关于思想与视觉的盛宴,我院广大师生学无不惊、稇载而归。

化学学院六十周年是一次群贤荟萃、各大校友重聚的契机。一场时代的论坛赋予了这庆典无限的生机,也将化学的辉煌一展无遗。